可替代传统镐子采集,单次循环采集量达32块(含地面/地下层)
支持0.5秒/次的超高速采集频率
配置灵活,可适配不同地形和资源层深度
红石电路可扩展升级为自动运输系统
二、基础材料清单与替代方案
制作基础刷石机需准备:
青铜锭(32个)
红石粉(128个)
活板门(8个)
运输槽(8个)
熔岩(32桶)
铁锭(4个)
特殊地形适配方案:
地下模式:增加压力板(32个)替代地面活板门
水下模式:改用水下呼吸器(8个)+防水红石粉
沙漠模式:添加自动注水装置(红石电路复杂度+15%)
三、核心工具制作流程
青铜工具制造
红石组件组装
② 连接8个运输槽的进水口,确保熔岩流速稳定在1.2m/s
③ 搭建128红石粉组成的电路矩阵,形成四叉树识别网络
四、刷石机主体搭建规范
地面型刷石机布局:
基础框架:32x32x4立方米(高度分层)
红石矩阵:中心区域128x128红石粉
镐头阵列:每层32个青铜镐呈螺旋排列
熔岩循环:8条熔岩管道构成闭环系统
红石电路调试要点:
检测电压稳定性:确保每个压力感应点电压≥0.8V
优化信号延迟:使用红石中继器减少传输损耗
测试识别精度:通过不同材质方块验证识别准确率
五、实战测试与效率优化
标准测试环境:
地形:随机生成地形(高度差≥10米)
资源层:Y=20-30深度
测试周期:连续运行8小时
效率对比数据:
| 采集模式 | 单小时产量 | 能耗比 | 故障率 |
效率提升技巧:
增加熔岩循环管道(效率+20%)
采用多层压力感应(识别范围+50%)
添加自动润滑装置(故障率-30%)
熔岩流速控制直接影响采集效率
红石矩阵布局决定识别范围
压力感应装置的分布影响故障率
能源循环系统需具备冗余设计
定期维护可延长设备寿命30%以上
相关问答:
Q1:如何快速获取制作所需的青铜锭
A:通过熔炼128个锌锭+32个铜锭即可合成青铜锭
Q2:刷石机在沙漠地形容易卡住怎么办
A:添加自动注水装置,使用防水红石粉改造电路
Q3:如何测试红石电路的信号稳定性
A:使用红石 comparator 和电压表检测各节点电压
Q4:水下刷石机需要哪些特殊组件
A:需配备8个水下呼吸器+防水电路板+抗压熔岩管道
Q5:如何提升刷石机的采集范围
A:扩展红石矩阵至256x256区域,增加中继器数量
Q6:熔岩管道堵塞的常见原因有哪些
A:包含沙砾杂质、流速过低、管道弯折度过大
Q7:刷石机在雨雪天气会影响使用吗
A:建议添加防雨罩,使用干燥剂保持电路干燥
Q8:如何实现刷石机的自动运输功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