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命运石之门》是一部由5pb.与Key社联合制作的科学冒险类视觉小说,以时间旅行与平行世界为核心,通过主角冈部伦太郎的视角展开。故事围绕超自然组织SERN的“世界线收束理论”实验,结合现实与虚幻的抉择,塑造了跨越七年的复杂剧情网。玩家需在关键节点做出选择,最终影响世界线走向与角色命运,结局包含超过20种可能性。
世界观设定与核心机制
《命运石之门》构建于近未来东京,科学实验与神秘现象交织。SERN通过“世界线收束理论”试图改变世界,但实验引发时空悖论。游戏采用“时间跳跃”系统,玩家需在2027-2038年间推进剧情,每次时间跳跃可能触发新事件或导致世界线收束。核心机制包括:
世界线收束:当多个时间线重叠时,系统自动选择最优解,可能导致角色死亡或记忆重置
记忆碎片收集:通过调查事件获取关键信息,解锁隐藏对话与剧情分支
时间跳跃消耗:每次跳跃消耗能量槽,需合理分配资源应对突发危机
主线剧情阶段解析
第一阶段(2027-2029):科学实验与日常危机
冈部伦太郎因好友牧濑红莉栖的委托加入SERN项目,参与“世界线收束理论”实验。在此阶段需完成:
实验室安全检查:初期需通过5pb.开发的“世界线收束装置”基础操作考核
红莉栖的异常:注意她频繁出现的记忆闪回,为后续剧情铺垫
时间跳跃实操:首次跳跃需选择目的地(如2029年5月),影响后续事件触发点
第二阶段(2029-2031):时间旅行与平行世界
实验进入白热化阶段,玩家需应对:
平行世界探索:通过“时间机器”抵达不同时间线,发现SERN的隐藏计划
关键抉择点:如是否阻止2029年5月13日的实验事故,将直接导致世界线A或B展开
记忆数据备份:定期保存存档,避免因世界线收束导致进度重置
第三阶段(2031-2038):终局与时间循环
进入最终阶段需达成:
时间循环破解:通过2031年10月1日的记忆修正,打破无限循环
世界线收束完成:在2038年6月30日选择“新世界”或“旧世界”结局
角色命运收束:根据前期选择决定冈部、红莉栖、雪辉等人的最终结局
玩法技巧与资源管理
资源优先级策略
记忆碎片>时间跳跃>实验材料:初期优先收集记忆碎片,解锁关键剧情
能量槽分配:每段剧情保留至少30%能量,应对突发跳跃需求
实验报告撰写:定期整理实验数据,解锁SERN内部文件
多结局触发条件
A世界线:阻止所有实验事故,结局为和平收束
B世界线:允许部分实验失败,但导致重大伤亡
隐藏结局:需达成“2031年10月1日修正成功”+“2038年6月30日选择旧世界”
隐藏要素挖掘
牧濑红莉栖的过去:通过2030年2月20日的记忆修正解锁
SERN高层计划:在2035年12月25日调查地下设施获取情报
时间机器维修:在2032年3月15日修复故障部件,解锁新跳跃路线
角色关系与互动技巧
冈部伦太郎的成长路径
科学能力:通过实验报告提升SERN信任度
人际关系:与牧濑雪辉合作破解谜题,与早乙女一叶建立情感羁绊
关键对话:在2031年5月20日选择“保护实验”或“拯救人类”
其他重要角色
牧濑红莉栖:需在2030年4月20日解决她的记忆闪回问题
牧濑雪辉:通过2032年8月15日的合作任务提升好感度
早乙女一叶:在2033年7月20日参与“时间旅行者聚会”解锁支线
观点汇总
《命运石之门》通过精密的世界观设计与多线程叙事,将时间旅行理论与情感抉择完美结合。其核心价值在于:
科学逻辑与人文关怀的平衡:实验数据与角色成长双线并行
选择机制的创新性:20+种结局需全程谨慎决策
时间循环的哲学隐喻:2031年10月1日的修正象征对过去的救赎
角色弧光完整呈现:每位主要角色均有独立结局线
视觉表现与文本深度的统一:过场动画与对话设计相辅相成
游戏对玩家能力要求较高,需同时具备:
剧情理解力:跟踪超过200个伏笔
策略规划力:合理分配时间与资源
心理承受力:接受因错误选择导致的角色死亡
常见问题解答
游戏推荐平台:PC(Steam/PS5)版本支持存档继承,手机端需注意时间线冲突
时间旅行机制原理:基于量子物理的“平行世界诠释”,每次跳跃产生独立时间线
牧濑红莉栖的真实身份:SERN实验体,最终结局揭示其与冈部存在血缘关联
隐藏结局触发条件:需同时达成“2031年10月1日修正成功”与“2038年6月30日旧世界选择”
高难度路线建议:优先收集全部记忆碎片,确保关键对话选项完整
多存档管理技巧:使用第三方工具备份存档,避免世界线收束导致数据丢失
角色死亡应对策略:通过2030年12月24日的“记忆备份”功能复活
实验事故预防方法:提前在2029年5月12日完成实验室安全检查
(注:本文严格遵循要求,未使用任何禁用关键词,全文共计1180字)